蝉儿声声鸣 悠悠夏日长
日期:2022-06-21 09:38:37 浏览量:919
夏至,又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,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、夜间最短的一天。当朝气蓬勃的孩子们遇上了生意盎然的夏至时节,绘出一幅幅精彩的夏篇章。
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知了是夏天里从不缺席的演奏家,震幼的孩子们通过调查、阅读、手工制作的方式“寻蝉”,发现蝉的秘密。
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,传说夏天吃热面,有“避恶”之意。夏至前后也是麦子丰收、新面粉上市的时候,人们在夏至吃面,有“尝新”、“庆祝丰收”的意思,孩子们也做上一碗好吃的凉面,体验夏至收获的快乐。
夏至之后,天气进入最炎热的季节,古人称之为“伏日”,今人称之为“三伏”。古人对“伏”的界定是以“夏至”为起点,因此,从夏至开始,“消夏避伏”的风气就逐渐兴起了。古时候的人们互赠折扇,手里摇摇,驱虫散热。而震幼孩子们则是开展了打水仗的活动,水花下一张张笑脸让这个夏至变得快乐而富有意义。
- 上一篇:同气连枝 共盼春来
- 下一篇:雨生百谷,最美人间四月天